独家揭秘中科创星硬科技企业的

VCPE参考(vcpecankao)原创

作者

李子璇

编辑

李悠然

一项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需要几步?

一名科研工作者,从研究岗位走上企业一把手,需要哪些磨砺?

在这个过程中,幕后的投资机构又承担着哪些重任?

过去,创投机构是「捕手」一样的存在。找到与投中好项目,是衡量其是否出色的重要指标。

近几年,随着硬科技投资成为热潮,科学成果转化被频繁提及。工信部相关人士披露,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在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其中,科技部资料显示,技术成果能够批量生产的仅占20%,能形成产业规模的只有5%。

因此,对于投资硬科技的机构来说,能否助力科学成果成功转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搭建科学、系统的投后服务体系,是促进科学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

本文为VCPE参考《投后观察》系列第三篇。本期,我们通过中国投资与服务中科院企业数量最多的投资机构——中科创星这家「隐形冠军」,了解科学家创业路上的荆棘。以及这家拥有「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资源,又兼具风投经验的机构,如何牵起技术与市场的两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成立于年的中科创星,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产业单元孵化出的硬科技专业投资机构。

至今,该机构已经投资了家硬科技公司,个知名科学家团队,多家中科院系企业,是中国投资与服务中科院企业数量最多的投资机构。且绝大多数项目都处于天使轮等早期阶段。

这些企业发展迅速,如中储国能、中科微光、鲲游光电、卓镭激光、奇芯光电、深信生物、橙科微电子等等。其中,航天民芯、驭势科技、中科闻歌等入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科微至(股票代码:.SH)也于去年10月登陆科创板。

自成立第二年开始,中科创星就启动了投后生态建设,如今已组建了「整建制」的投后服务团队,人员数量几乎达到投资团队的两倍。

基于硬科技企业的四个发展阶段——初创期(产品验证)、开拓期(商业化突破)、快速发展期(规模增长)、成熟期(第二增长曲线),形成了六大服务板块——投行服务、品牌宣传、创业培训、政策咨询、人才猎聘、产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找人、找钱、找客户」等关键堵点,覆盖企业从创立到IPO全周期。

此外,投后服务体系采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也是中科创星的一大特色。加上公司化的管理方式,以及极为前置的介入节点……都体现着中科创星投后服务团队的与众不同。

01

避坑要趁早

「好技术未必是好产品」,是很多科学家创业者总结出来的教训。

有些技术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败局,但长期埋头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却很难准确把握市场的真实需求。

相较之下,有着技术、市场双重视角的专业投资人或许更容易判断成果转化的可能性。

中科创星的大多数投资经理都有科研背景,以及5-10年的产业经验。还有不少投资人与创业者有着校友情谊。因此科研出身的他们更容易与科研工作者建立互信关系,保持长期联系。

这也使得中科创星有机会在实验室就接触到很多早期项目。如果遇到不适合商业化的技术,中科创星不但不会投资,还会建议想创业的科学家留在实验室。

有例可援的是,曾有一个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项目,做的是全固态(硫化物)电池,想要将其应用在汽车领域。中科创星投资人了解后发现,其技术路线和产品特性应用在特定的军工产业是不错的选择,但若将其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用在民用汽车领域并不现实。

于是,中科创星便劝说相关人员继续在实验室做好科研工作,保障国家重点军工项目的建设,以避免资源错配。

相反,对于看好的项目,中科创星的服务则会在实验室阶段就早早介入。这在创投机构中很少见。

在投资项目前,如果有必要,中科创星还会帮助项目团队撰写商业计划书、投资建议书、讨论未来的战略方向,甚至是人员配置等关键问题,几乎是项目的联合创始人。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认为,硬科技企业进入成熟期需要很长时间,一开始,创业者就要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定好发展方向。如果等到企业的战略、技术路线、团队结构都已成型,投资人一旦有什么想法,就很难再与创始团队达成一致了,更早介入容易与创业者达成共识,成为朋友。

这种与创业者识于微时,也极大促进了中科创星的投后团队与创业者之间的信任程度,降低了沟通成本。

02

抢跑致胜

决定创业后,科创企业通常面临起步阶段巨额投入带来的巨大风险。对硬科技企业来说尤甚,因为需要购买昂贵的生产、检测设备。

以光芯片为例。企业需要测试、封装等专用设备,用于制造样片给客户试用。如果没有,就无法判断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因此,一个初创光芯片企业在设备方面,至少要投入万元以上。

但一旦检测结果不理想,技术又无法优化迭代的话,这些设备就几乎成了废铁。因为专用设备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少,不仅卖不出去,连银行都不接受这样的抵押物。「结果就是你投了万元,成了很好,败了就颗粒无收」,李浩表示,「最早投资光芯片企业的时候,我们的压力很大。」

因此,中科创星联合发起成立了,置办芯片企业所需的各种设备,建立了共享生产线,并聚集了30多家光芯片企业。这对投资人和创业者来说是双赢的:不仅降低了投资风险,还缩短了企业的交货时间。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设备场景图

(来源:中科创星)

李浩表示,如果企业临时建设厂房、置办设备,那么产品的交付周期甚至要超过一年,而有了现成的生产线,就可以将周期压缩到一两个月,远超同行的交付速度,风险可以转变为竞争力。

拿赛富乐斯来说。年,机械研发工程师陈辰与耶鲁大学电子系教授韩仲联合创办了半极性氮化镓材料——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并耗时三年,突破了技术材料性能难题,走到量产阶段。然而生产所需MOCVD外延炉设备一台就要耗资上千万,一条LED产线造价更是上亿元,这对于几乎没有营收的初创企业来说是天文数字。

年底,中科创星找到陈辰,允许赛富乐斯按租用的方式使用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的设备,陈辰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投资人要么有情怀,要么就是骗我的」,当他来到西安实地参观完生产线后,马上决定将公司落户西安,并让中科创星成为赛富乐斯的A轮投资方——尽管他们当时并不需要融资。

年,赛富乐斯正式上线4英寸半极性氮化镓材料,并从年3月开始规模生产及销售,良率达到95%以上,成为全球首家能够量产工业级半极性氮化镓材料的企业。

03

穿越「死亡谷」

但科创企业面临的真正考验尚未到来。

在死亡谷理论中,初创企业在经历了技术转化、产品上市后,才真正来到死亡率最高的阶段。产品能否经过市场验证,收获好的市场反馈,直接决定企业存亡。

图片来源:《知识分子》主编、清华教授鲁白年12月14日演讲PPT

对此,中科创星的解决方案大致分为两部分。

其一是「授之以渔」,通过开展培训提高创始人的商业认知。

其二是「授之以鱼」,依靠中科创星的产业资源为企业提供产业链资源对接。

在李浩的印象中,对创始人的培训是为企业提供频次最高,也是极为重要的服务产品之一。

多年来,科研工作者一直按照科研规律办事。他们学习能力强,掌握的前沿科学技术往往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科学家的优势。但创业需要市场化思维,掌握商业规律,包括市场需求、管理经验、公司制度等等。

为此,中科创星推出了「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题培训」、「硬科技企业定制化内训」、「硬科技创业营」等培训课程。

以「硬科技创业营」为例,这项活动已经举办了7期,活动招募硬科技领域核心创始人、CEO作为学员,导师团队则由硬科技优质企业CEO、科技投资人、产业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及对战略趋势有长期观察研究的学者组成。

课程针对科学家创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分为创始人修炼、战略与组织、资本与运营、产品与增长几个模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u1314.com/bcxx/bcxx/15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