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泰集团总裁陈余水不争先,只争滔滔不绝

程少为挂号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498647.html

大家好,我是民泰集团的陈余,非常感谢辅音给我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么多年,作为一个企业普通的管理者,我想把自己一些感受在这个平台上面给大家分享,也希望和大家有一个互相的交流。课程分为6个部分,小标题都是借用了古代圣人们的语言来讲一讲我的感受。

一、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句来自于《孙子兵法》。为什么第一条要讲这个问题呢?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或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等,不管哪一种,首先我们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和位置。

举个例子,就讲汉高祖刘邦,他曾经在跟大臣分享时,说“出谋划策不如张良,后勤保障不如萧何,统兵打仗不如韩信,我什么都不如别人,但是为什么我最后却做了开国的皇帝呢?”他最擅长的是什么?是善于用人。反过来我们讲韩信,他作为汉初三杰之一,著名的军事家。到现在为止人们都在赞颂他,但是为什么他的结局并不是很好呢。曾经刘邦问他能够带多少兵?韩信答复多多益善。这个时候皇帝心里已经不舒服了。另外一个方面,韩信亲自带领的兵都能打胜仗,但是每一次刘邦把士兵拿过来去指挥打仗却屡屡战败。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韩信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指挥家。不管什么部队在他手上都能够打胜仗。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说他部队带的不好。因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指挥官能够把自己的部队,每一个小队都能带成一个雄壮之师,不管是谁来带领这支队伍,都能打胜仗,这才是真正推崇的优秀的指挥官。

所以我们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不一定每次都打胜仗才是很好,比如我们还是讲汉朝三国时的诸葛亮,我们对他都非常地崇拜,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一代名相辅助蜀国,战功赫赫。后来为了完成先帝的遗诏,七出祁山,征伐中原,想要统一,志向是非常远大的。但他没有摆在自己的位置,功高盖主,出征也耗费了祖国的国力,皇帝对他是不放心的,最后导致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回过头来讲我们在经营上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第一,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盈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符合政策趋势,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也要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跟供应商、客户进行互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盈利。在这个过程的同时,我们也承担了一部分的社会责任,产生了社会效益。为了更好的盈利,我们更要加强管理,加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

如果管理不是为了有效的促进经营,那就是在耍流氓了。管理本身是要付出代价的,要有付出很大的投入。管理者自身要怎么去修炼,包括组织、计划、质量、战略成本等等很多方面。为了实现这些内容,我们要做大量的分析,比较判断决策领导、检查、考评、总结、执行监督等等很繁琐的工作,是一个非常长期化的工作,工作量也非常大。所以管理是贯穿企业整个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是需要整个团队或者整个组织共同去努力,才可能不断取得进步,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高明的管理层面是能够充分调动人积极性的,激发人的潜力,让个体充分的融入团队和组织。同时要领导建立积极正向的企业文化和良性的运行机制,并潜移默化的植入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中。管理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工作,是不能操之过急的。做高明的管理者,必须要有识人之明、育人之能、用人之大、服人之德。不能够急于求成,很多工作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天长日久的积累。我们作为管理者也不能好大喜功,不能急功近利。我们可以借势,可以造势,也可以顺势而为,但是不能投机取巧。

作为管理者,不管是不是所有者,或者是小股东也好,我们不能与老板去争名利,不能同下属去争功利。下属做好了工作,他们的功劳都要实事求是的去奖励,不能说下属干得好,我们总是去争功,人家谁还跟你干。做一个管理人员,我们要放得下身段,要走入第一线,走到客户和供应商,走到每个第一线生产工人那里。我们要在实践当中去调研,去学习了解情况,同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外我们只是一个经营者,一个管理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是总经理,我就干总经理该干的事情,思考总经理该思考的问题,扮好自己的角色。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众所周知管理的核心是人。彼得·德鲁克说想要成为一个高明的管理者。首先管理好自己,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有带头作用,也要有身先士卒的作用。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也要做到,反过来对于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一般不要去要求别人做到,要将心比心。

很多创业者在80年代到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企业家,他们有勇气打破规则,勇于去寻找规则当中的一些突破口。很快把握住了机会,完成了原始的积累,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与企业需要良性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种规则。一部分创业者当年是突破规则,把握住了机会,才取得的一个最初的成功。在企业的管理上,创业者可能会有双重的标准,认为规则制定是管理员工,自己都做不到,还偏要别人去严格遵守。我们总会想这个制度会不会不完善,会不会有人钻空子,于是不断的写制度和流程,最终效率越来越低,管理成本越来越高了。

但换句话说不规矩不成功方圆。东汉时候的一幅壁画里面是神话传说造物主女娲和伏羲,两位手上都拿着工具,一方面说明制造人类最初是一个科学的活动,另一方面伏羲手上拿的是一个曲尺,女娲手上拿的是一个圆规,这个规和局,是定方圆的,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所以制度和规则是肯定要有的,只是说我们要把握一个度。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制度,就算现在有了完美的制度,可能只是适应企业现在这个阶段,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经营方针的变化,可能又需要去修改完善。如果我们都被这个规则束缚住了,很难去打破规则,就很难去适应新的变化,所以这是一个度的把握。因为管理的核心是人,所以说大家要通人性,要了解人心,作为一个管理者要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人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激励的问题。我们要设身处地的为员工想,知道他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怎么才能做到将心比心呢?我们总是要求员工要有老板的心态。但绝大部分的员工他没有创过业,没有当过老板,他不知道老板的心态该是什么样子。他的工作是养家糊口,最基本的需求,同时再慢慢去提高生活的质量。反过来说,我们这些企业领导者或者是创业者,有很多人没有打过工,也可能有一些打过工,但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早就已经忘了。如若我们不知道员工是怎么想的,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去做到将心笔记,我们不能老是用我们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

其实一个团队中,不管是老板也好,员工也好,还是一起合作的伙伴也好,一起奋斗的基础就是三个方面,理想、情感、利益。这三个方面没有说谁轻谁重,也没有谁先谁后,它是交织在一起的。有些老板或管理者只是跟员工讲感情,讲理想,但是不讲利益,这样久了之后,人员工会认为那些是你的感情套路,这是不好的。有时不要过分去追求眼前的利益,也不要忽悠与员工的共同利益。同时关于理想这一块也是这个问题,总是和员工讲愿景构绘美好的蓝图,对员工来说,愿景太过遥远,员工最基础的需求是养家糊口。这就需要管理者对员工多做一些调查研究,要真正走进员工的心里面去。高明的管理者一定要奖罚结合,同时要重奖轻罚。人不是处罚出来的,每一次处罚其实都会伤一定的感情,但只有奖没有罚也不对,底线一定要有。

三、治大国若烹小鲜

烹小鲜这个话大家可能都知道,烹小鲜就是煎小鱼,我们要注意选材以及烹饪的方法,管理企业时,我们可以借鉴这句话,这个跟企业管理是相通的。鱼在煎的时候,如果不停的去翻动它,可能很快就碎掉了。所以我们在煎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煎好一面再翻一面,不要反复折腾。企业在管理上,首先也要识人育人用人,要善于去发掘人才,然后去培养人才把人用好。若是把不合适的人弄去做不合适的事情,就会慢慢地跟我们需要培养的人产生隔阂。也可能让本身有希望能够培养出来的人折腾的扛不住了。

管理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遇到不同阶段的问题,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去解决。如果出现新的情况,我们就要及时的进行调整,保持组织的一个良性的活力。同样我们在企业都是要循序渐进,以前我们做建筑工程的时候,遇上一个做土地整理的项目,它本身的涉及的面太广,涉及到了十几个乡镇和若干的村社,有大量的设施改造工作涉及的道路面很大,所以有时候会不停的去转移战场,也可能是几支队伍同时在进行。如果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做所谓的标准化,人员、机械设备根本就落实不到那种地步,在那种情况下就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追求。治理企业不要去折腾,我们要在企业适应自己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做的我们该做的事情。

四、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形必求其功

这个也是涉及到人的问题。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对自己要有要求,说话是要负责任的,我们说出来的话也一定是有作用的,我们叫听其言必责其用。同时我们观其形必求其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说而且要做,而且做的时候一定要看管理者各个方面是有功效的,能够达成目标,从说话开始到我们做事情,一定都是要讲效果的。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肯定是取得一定成就的企业才会走到现在,还有一部分的企业家,他们可能是非常自信的,在自信的过程中,随着大家一步步的取得一些成就,个别的自信心也可能会膨胀,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包括在用人上面,理所当然觉得天下英才都应该无条件的为我所用。其实不完全是这样,人家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规模也扩大了,也需要引进更多的人才了,企业发展了,我们要不停的去规范,为未来打好基础,要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引进人才,都觉得人才都在外面,往往忽略了我们身边很多人,他们也是真正的人才。真正的人才不一定是在外面,不要忽略我们自己身边的人才,不是所有的外来的和尚都“好”念经。越是高职位的管理者,越要能够沉下心放低身段去调查研究,去接受别人的观念,去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我们才可以实事求是的去针对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拿出方案去解决问题。

沉淀多年的“老关系”不一定索然无味。包括在培养人才审美这个方面,我个人比较主张人才是从内部去培养,同时也要引进新鲜血液,让团队成员有晋升空间。另外作为团队成员,高级管理者也是从基层一步步基层起来的,所以他还是要主动用心的去学习多干事。事情都是干出来的,权利也是干出来的。如果企业不努力去成长,也不给员工成长的机会,而是不停引进外来人才,那么一定会造成恶性循环。不管你是从内部培训选拔提拔起来的干部,还是从外面引进的新人,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首要的职责就是解决问题,及时的准确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只能发现问题,不能解决问题,自己迟早就会变成最大的问题。

五、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是讲过犹不及,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在所有的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去做到合适。就像拧螺丝钉,要正好拧到位,过了会损坏螺帽,没有拧紧就会松动,所以做什么都是要刚刚到位。这个龙形结构图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在我看来企业管理它其实是一体化的,销售肯定是龙头,资金财务是咽喉,技术研发是核心,企划宣传这些是喉舌,品控、生产、行政、后勤采购这些都是支撑。整个体量就是靠人力资源。这个人力资源指整个企业从上到下各个专业所有的人才,是共同支撑起企业的脊梁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要甘当落后,但也是要把握方向的,要保持企业的良性的运转,把握它的稳定性和正确的方向。按照龙形结构打造一体化经营管理体系,就是要充分发挥集体高效的协同作用。既要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充分发挥集体高效的协同作用。

一定要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要把握制度流程的延续性和科学性,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各担其责,共享其成。达到平衡的时候,天地各归其位,大家各司其职,各担其责,一切生长发育都能够蓬勃的发展。这个是中庸里面最重要的思想,一个方面我们要分工明确,另一方面要有效的协同。这个过程我们也吃过一些亏,最初创业的时候人员少,分配上不明确,大家累的累死,闲的闲死。后来我们去分工,划分很多部门,做很多制度流程,但没有一体化概念,造成各部门与部门之间互相拖后腿。一体化讲的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各司其责,最后大家共享其成。

一体化就是要数据化来管理,这个是最好的手段,但是用数据化来管理也需要条件,比如说数据化系统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作为企业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干这个事情。同时数据库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积淀的,不停的积累录入。前期是靠实践去积累的数据可能不完整不全面了,在使用这些数据,它的途径都是需要我们去判断的,数据要有效的运用,也需要管理者的智慧。至少到现在机器还是不能完全代替人脑。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数据会有不同的结论。

比如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当年二人都是鬼谷子的徒弟。庞涓做了魏国的军师把孙膑也带上了,但是庞涓的目的不是为了帮他师弟而是利用他,只是因为孙膑实力比他强,这个过程中软硬兼施,后来把孙膑腿骨都给取掉了,好不容易孙膑逃到齐国。最后魏国在攻伐赵国过程当中,赵国向齐国求救,这个时候孙膑跟田忌一起带兵,孙膑做军师,步步引诱敌深入,每次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安营扎寨时就要做灶,在撤退的路上不停的减少灶的数量,让庞涓深信不疑认为逃跑过程中士兵都跑掉了,所以他一直就穷追不走,最后被消灭掉。所以不同的数据,不同的指挥官来判断来利用,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就是说利用数据化,去进行协同,最终还是要看人的因素。

六、水不争先,只争滔滔不绝

我们要学习水的品质,水是一往无前的,是专注的。就像我们企业一样,最早就是一帮专业人员搞分析化学的。我们做好产品,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这个过程当中,品控部门投入比较大,后来产品在出口的时候又遇上重金属,因为国外的标准和我们国外的标准当时不太一致,我们又去想办法去组建团队,去研发重金属这些卫生指标的检测设备,经历了十年的研发,打造了一个重金属的测评体系。

管理者,我们不能忘记初心。企业的一个初心,其实就是盈利,就是提高我们的效率和效益。在这个过程中,要符合国家的政策,符合趋势,符合法律,符合市场的需求,我们要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效益,要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我们的初心要讲究效率和效益,一定要保持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的这种心态。管理者是要经受住诱惑,不能去冒险,要通过建设自己,要能够专心专注的去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消沉,我们图的是长远,不是图一时,遇事要冷静。要在顺境中看风景,还要在逆境中学会绝地反击。

其实君子不争,争则公平。我们要把规则制定好,像射箭一样,要先行个礼,要彬彬有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不是不争,是识大体,顺大势。水不争一时之快,虽然迂回曲折,但追踪天上天下,无处不在,如果是很小的一股细流的,有可能就会被消耗掉,被蒸发掉了。万涓细流要归于大海,积少成多。同时也要去遵守规则,如果水不遵守规则,可能就会洪水泛滥。不是说遇上障碍的时候,我们就翻越过去,如果是水翻越过去就泛滥成灾了。但是水被挡住后,它也会有一个曲折,最终还是要顺着地形前进。

所以说水不争先,只争滔滔不绝。“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要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不逞一时之勇、不图一时之快;纵使涓涓细流,何妨滔滔不绝,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地积攒力量,细水长流、厚积薄发。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摘录自辅音云讲堂

演讲嘉宾:民泰集团总裁陈余

主题:水不争先,只争滔滔不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u1314.com/bcxx/bcxx/15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