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工程——大洪山精心建设宝珠峰慈恩寺工程记略
特约钟克波通讯员贺晓利豪情在工地奔放,梦想在山颠放飞。十一国庆节期间,随着潮涌的客流来到大洪山宝珠峰顶,眼前那火热的建筑场面,使人振奋。设计在不断变化中完善在山门进口处,巨大的慈恩寺整体规划图格外引人瞩目,它诠释着大洪山建设者“传世白癜风有什么症状杰作,不可复制”的设计和建筑理念。清华大学教授王贵祥,是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2009年,大洪山负责人三次赴京造访王教授,礼请他担纲宝珠峰慈恩寺总设计。朱秉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设计了峨眉山的金顶。2010年3月,他领导设计团队,挑起了慈恩寺金顶的设计重任。两个顶级设计团队的合作,预示了慈恩寺建设的高水准。2011年5月,慈恩寺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其标志性建筑金顶、大悲阁建成开放。金顶的建造,创造了多个全国之最,其单体高度达15.9米,超过了武当山和峨眉山金顶。金顶建成一年多来,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根据施工现场变化,不断更改细部设计,从细节中体现精华。今年3月,建设者在开挖大雄宝殿地基时,意外发现了面积达300余平方米的唐朝古寺庙基脚。大洪山再次约请王贵祥来到现场实地考察,确立了新的设计方案,决定在大雄宝殿地基下建立地宫,对唐朝古寺庙基脚进行保护和展现。仅今年,王贵祥教授就3次来到大洪山,结合实际与建设者们一起探讨变更多处设计。为记念大洪山鼻祖慈忍大师断足祈雨的功绩,大洪山将原来的舍利塔更名为“佛足阁”,并增加了慈忍祖师石刻像,还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佛足阁楹联。为体现黄龙池景点高山圣泉的特点,大洪山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该景点的设计方案。质量在现代科技中提升“要把今天的景点建成明天的文物”,这是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刘泽富常常与建设者一起共勉的话。在古建筑中引入现代工艺,让古代建筑修旧如旧,出现历史厚重感,是大洪山建设者在建设中的与时俱进。供奉千手观音的大悲阁,其横梁和屋檐都依照传统模式采取了木制结构。但是,这些木制构件在多风多寒的宝珠峰,极容易风化和腐蚀,影响使用寿命。为了延长古建筑的寿命,建设者尝试在古建筑构件中采取混凝土浇铸的预制件。但是,一个多月的实验结果显示,这类混凝土预制件重量太重,极易造成坍塌引发事故。今年初,在佛足阁的建设中,为解决房檐承重问题,大洪山试着提出用现代高科技合成材料代替混凝土浇铸来做预制件。经过相干质量检测,新的合成材料不但质量过硬,且做出来的预制件更加美观、大气。由此,一些现代高新合成材料迅速应用到各个古建筑当中,为古建筑增加了科技含量。特点在精雕细琢中凸显恢复佛教名山,展现大唐神韵,是慈恩寺建筑的最大特点,大洪山在精雕细琢中让这些特点得以展现。大洪山礼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师担负大慈恩寺的住持,白癜风能不能治好并作为慈恩寺建设的总顾问,指点佛教文化建设。而由王贵祥教授设计的慈恩寺整体规划,在每一个细节上都重视体现出盛唐气韵。在金顶旁,一块巨大的“顺”字石格外引人瞩目,众多游客常常在这里合影纪念,以求百事顺利。“顺”字彰显的正是大洪山鼻祖慈忍大师的佛心所向,也是住持印顺大和尚的慈悲心所在。在金顶内,经过数次挑选肯定,一幅幅壁画美仑美奂,记载着大洪山佛教的历史传承。金顶的千佛墙上,纯手工雕刻的一尊尊佛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全部慈恩寺建筑的单体石柱、石栏杆、石刻都是由整块石头雕刻而成。在慈恩寺建设中,小到每扇门、每扇窗、每一片瓦当等都要经过精雕细琢,力求体现出大洪山佛教文化特点。正在建设中的大雄宝殿地宫,除完全的保护古寺基脚外,还在四周配以壁画,增设展台,展现大洪山的佛教文化和出土文物。建成后的大雄宝殿,游客不但可以欣赏到现代建筑的光辉,还可以直接进入地宫,观赏千年前的古寺遗址。目前,大洪山慈恩寺二期工程仍在紧张施工当中,其整体轮廓已初步显现,预计在今年年底将完成全部土建工程。届时,一项传世杰作将出现在众人眼前,游客行走于寺间,犹如梦回千年,将切身感受大洪山佛教唐宋时期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