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可耻但有用》
这是一部已经完结了一段时间的日剧,趁着还有点儿余温回顾一下,发点儿安利。
剧情大概讲的就是高材生女主找不到工作,脑洞大开与男主契约结婚,将主妇视为正式工作,男方支付酬劳。后来还是用脚趾头都能想到的两人渐生情愫,真的成了一对夫妻。
有一些很有趣又很发人深省的点,我想聊一聊。
契约婚姻?
百度百科并没有收录这个词的定义,只有两部同名小说,可以略去,也就是说这个词还算蛮新潮的,鲜有被提及过。
在剧中,契约婚姻的定义就是——不登记,雇佣关系下的同居生活,将主妇作为一项职业,支付工资(剧中还给出了一个看上去蛮官方的数据——一个家庭主妇一年创造的平均价值大约是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8w+)
这也是本剧着重提出的一个问题——主妇这一广泛存在的“职位”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注:此处主妇不含性别,男女均可称此职业),其价值被大大忽视了,更糟糕的现实是无论男女都觉得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然而,尽管看上去的确很有效率,双方的满意程度都高,一个摆脱了繁杂的家务琐事,一个挣到了满意的工资,双赢的局面。但是从这部剧的情况看来还是并不能保持纯粹的契约状态,尽管两人的初始条件其实已经很理想了——一个沉迷个人世界的死宅程序员,收入中上而生活自理困难;一个职场失意的心理学研究生,擅长做家务还幸运的得到一份高薪家政工作。如果不生发感情的话,如此平稳持续下去倒也真是理想。
最终,绕不开的还是感情,这样的契约还是以失败告终。
不去纠结契约是否有许多天然的漏洞瑕疵,最起码我们必须重视起主妇的价值。
我常常觉得感情这东西容易掩盖一些不合理,不管是受了委屈,不公正待遇……只要说一句“有感情”(包括且不仅限爱情),统统可以忍受。
这样的问题在中国尤为明显(也许国外也是,如有错误当我没说)人们总认为谈钱伤感情,但事实上不谈钱,利用别人的感情做事,伤的感情更难弥补。
所以人情社会又应运而生,你来我往,虽然不那么好量化,但是把事情说的模糊一点儿大家就会心一笑,我想,这恐怕是一种混乱的暧昧。
“算了吧,一个人过也挺好的”
一部作品触动人心的缘故,也许就是能在某个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吧,或多,或少。
虽然大家主要白殿白癜风有什么偏方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