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我读大三,软件工程专业。当时正准备出去实习,跟大多的同学一样,对于步入社会,有一点兴奋,又有一点对就业的恐惧,因为我着实不是那种爱学习的人,虽然我渴望一展抱负,却没有一技傍身。当时正值考公务员热,于是就像没头苍蝇一样,扎进图书馆准备省考。
大概在5月份左右,某软件培训机构到我们学校来招生,培训4个月包分配。在此之前类似的培训机构也有很多,不过一般的收费都比较高,而且我也没那么想成为一名程序员,所以基本都没有考虑。但这次不一样,这家培训机构完全免费,而且马上要实习了,索性直接就报名了。其实现在想想,当时那么仓促就报名着实是一种妥协,因为我没有魄力像其他同学一样,去选择一份非本专业的工作,所以发现一个还不错的机会,就从了。
到了7月份,我去了如皋,开始接受培训。
这段生活与大学生活相比,形如炼狱。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夜里12点半睡,学习编程的同时还要背日语单词,我人生中最辛苦的两次学习经历,一次是高考,另一次就是这儿了。之所以如此,倒不是说我良心发现,完全是当时所处环境决定的,培训老师严苛的要求,周围人努力的身影,最重要的还是每个老师都给我们画了个大饼。“只要努力学,三年就能年薪十万(实际上我一年就做到了)”之类云云,虽然现在看来三年十万挺少的,但当时对于我这种三流大学的在校生,听起来感觉已经很牛X了(我当时感觉一个月能拿就不少了)。
在培训的这段时间,除了编程学有小成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收获,就是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之路有了一定规划。参加培训前,我并不确定自己以后要干嘛,也不了解软件行业到底是什么样的。不过我觉得当时那些老师给我们画的那些大饼,仅对于我自己来讲,还是起到了很正面的作用的,起码它让我确立了未来奋斗的方向,产生了那么一种前进的欲望,它不高,也不低,好像只要稍微踮起脚就能碰到。
12月份,从培训机构毕业。充满洪荒之力的我来到苏州一家对日外包公司工作,呆了一个月左右时间,就开始上手干活了。当时,在这家公司,实习生也分等级薪酬,活好拿的就多。我很荣幸拿到了同批实习生中最高的实习工资,当时心里骄傲的一B,倒不是因为多的那点钱。我一直是一个好装X的人(从小虚荣心就开始作祟),我怀疑这可能跟我的成长经历有关,在我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主要人也长得帅),家境在我们那个小县城还算不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也都挺捧我,基本没受过啥屈儿。然而到初中后,我到异地求学,开始时,总受本地学生的排挤,我又受不了半点委屈,所以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求自己做的最好,然后拿出去跟他们炫耀。渐渐的,这种装X就成了习惯,成了我性格的一部分。所以每次我比别人做的好的时候,就忍不住暗爽。当然这是题外话了。再说回实习的事,因为当时已经是冬天了,实习没几个月就过年了,过完年就要回到学校准备毕业设计了。
对于毕业,当时心里的感觉也很复杂,期待,不舍,激动,恐惧...不过现在想想,也只有不舍和怀念了....不管怎么样,我5月份的时候,还是高高兴兴的回到学校了,见了好久未见的同学和哥们,那叫一个高兴,各种high。
疯玩了几天后,才忽然想起,我返校是准备毕业设计的,不能耽误正事,其实我大部分的毕设都已经完成了,剩下一些扫尾工作,有空时也会帮舍友们搞搞毕设,经过近1年的摸爬滚打,在那些转行的同学眼中,我俨然已成为“大神”,有问题他们会咨询我,我也乐于回答。即使是在从事本专业的同学中,我也能算上个“小神”,哈哈哈。
毕业设计之后就是答辩,紧接着马上就要回去工作了,终于还是到了分别的时候。其实那一天是什么感觉,我已经忘了,是悲伤,不舍,祝福,还是解脱...那几天,我不是最早走的,也不是最晚走的。我送了朋友,也被朋友送走了。要走那天中午,我把大学所有的书都卖了,换了一包烟的钱。到了下午,我和D被M送走了,我和D在威海码头做摆渡车时,看到了M发的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幅对联,这是D忙着各种补考时,M贴在宿舍门上送给他的。
上:改革春风吹满地
下:浩哥补考要争气
横批:考你XX
看完心里一阵酸,转身拿起行李上船了....
拿了毕业证回到苏州,我实习期已满,要转正了。你没猜错,我拿到我们这一批最高的转正工资并且没有试用期。正是这种不断的被肯定,让我一直坚持下去,没有放弃,要不然很可能我也被迫转行了,所以我真心的感谢那些在我成长过程中不断给我鼓励的人。
转眼,又过了半年,此时已经是年的12月份了,公司又进了一些新人,我就变成了半个老员工。由于表现还不错,所以,老大答应在年底的时候,推荐我作为今年的最佳新人,这个消息对我而言,无疑是最大的肯定,我欣喜若狂,更加努力的工作,没日没夜的加班,有时甚至到凌晨两三点。但是到了年底要评选最佳新人的关键时刻,我们老大竟然去日本出差了,尼玛,最终公布的名单上没有我...本以为获得最佳新人奖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所以没公布名单前,我就已经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五湖四海的兄弟们,狠狠炫耀了一番,然而现实也狠狠的给了我一巴掌。对于这么好装X的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也成为了我后来跳槽的一个原因...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对日外包公司,日本客户那边对保密性要求特别严格,以至于我们开发用的PC不能使用外网,不能查阅资料,这对于程序员来说相当的不便,信息的阻塞也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成长。还有就是,我们的开发模式过于模块化,一个人接触的东西十分有限,而公司也乐得员工们安分守己。这两点原因,使我和在其他公司工作的朋友谈论代码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一样,什么都不知道。意识到自己已经脱节,所以年后,16年的3月,我跳槽了。
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程序员,自己掌握的技能太少了,于是为了找到新工作,我不断学习,每天看书,看视频,不断练习,准备面试,几乎没有娱乐时间。
让我欣慰的是,我的面试比较顺利,一共面试了两家公司,都通过了,一个是T公司,一个是C公司。T是一家大型公司,福利好。C是一家创业公司,有激情。我没有继续面试,选择了C公司。我现在很庆幸没有选那个大公司,要不然,我现在很可能成为那种大公司混日子的员工。
由于选择了创业公司,人手不够,所以做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工作,什么后台啊,数据库啊,服务器啊,脚本啊等等,同时也收获了很多东西,说实话收获远远比付出要多得多。这家公司对我的影响也很大,让我看到了同岗位上的人是怎么工作的,并且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很多可能性,算是开阔了眼界吧。
以上,基本就是我成为程序员的整个过程,到现在,我觉得自己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程序员,但此时此刻,我又在向另一个方向努力(敬请期待下一篇文章)。在成为程序员的这一路上,收获的不仅仅是程序员所需要的技能,还收获了其他很多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当你为了一个目标前进时,在半路上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拿起那些好的,摒弃那些坏的,继续前行...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医院沈阳哪家好